主頁 > 知識庫 > 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應(yīng)用和實踐

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應(yīng)用和實踐

熱門標簽:南京手機外呼系統(tǒng)廠家 一個地圖標注多少錢 400電話辦理的口碑 臺灣電銷 四川穩(wěn)定外呼系統(tǒng)軟件 高碑店市地圖標注app 地圖標注工廠入駐 b2b外呼系統(tǒng) 廊坊外呼系統(tǒng)在哪買

引言

前段時間組內(nèi)有個投票的產(chǎn)品,上線前考慮欠缺,導致被刷票嚴重。后來,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可以通過 redis lua 腳本實現(xiàn)限流,這里將 redis lua 腳本相關(guān)的知識分享出來,講的不到位的地方還望斧正。

redis lua 腳本相關(guān)命令

這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是基本命令,可粗略閱讀后跳過,等使用的時候再回來查詢

redis 自 2.6.0 加入了 lua 腳本相關(guān)的命令,EVALEVALSHA、SCRIPT EXISTS、SCRIPT FLUSH、SCRIPT KILLSCRIPT LOAD,自 3.2.0 加入了 lua 腳本的調(diào)試功能和命令SCRIPT DEBUG。這里對命令做下簡單的介紹。

  • EVAL執(zhí)行一段lua腳本,每次都需要將完整的lua腳本傳遞給redis服務(wù)器。
  • SCRIPT LOAD將一段lua腳本緩存到redis中并返回一個tag串,并不會執(zhí)行。
  • EVALSHA執(zhí)行一個腳本,不過傳入?yún)?shù)是「2」中返回的tag,節(jié)省網(wǎng)絡(luò)帶寬
  • 。SCRIPT EXISTS判斷「2」返回的tag串是否存在服務(wù)器中。
  • SCRIPT FLUSH清除服務(wù)器上的所有緩存的腳本。
  • SCRIPT KILL殺死正在運行的腳本。
  • SCRIPT DEBUG設(shè)置調(diào)試模式,可設(shè)置同步、異步、關(guān)閉,同步會阻塞所有請求。

生產(chǎn)環(huán)境中,推薦使用EVALSHA,相較于EVAL的每次發(fā)送腳本主體、浪費帶寬,會更高效。這里要注意SCRIPT KILL,殺死正在運行腳本的時候,如果腳本執(zhí)行過寫操作了,這里會殺死失敗,因為這違反了 redis lua 腳本的原子性。調(diào)試盡量放在測試環(huán)境完成之后再發(fā)布到生產(chǎn)環(huán)境,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調(diào)試千萬不要使用同步模式,原因下文會詳細討論。

Redis 中 lua 腳本的書寫和調(diào)試

redis lua 腳本是對其現(xiàn)有命令的擴充,單個命令不能完成、需要多個命令,但又要保證原子性的動作可以用腳本來實現(xiàn)。腳本中的邏輯一般比較簡單,不要加入太復雜的東西,因為 redis 是單線程的,當腳本執(zhí)行的時候,其他命令、腳本需要等待直到當前腳本執(zhí)行完成。因此,對 lua 的語法也不需完全了解,了解基本的使用就足夠了,這里對 lua 語法不做過多介紹,會穿插到腳本示例里面。

一個秒殺搶購示例

假設(shè)有一個秒殺活動,商品庫存 100,每個用戶 uid 只能搶購一次。設(shè)計搶購流程如下:

  1. 先通過 uid 判斷是否已經(jīng)搶過,已經(jīng)搶過返回0結(jié)束。
  2. 判斷商品剩余庫存是否大于0,是的話進入「3」,否的話返回0結(jié)束。
  3. 將用戶 uid 加入已購用戶set中。
  4. 物品數(shù)量減一,返回成功1結(jié)束。
local goodsSurplus
local flag
-- 判斷用戶是否已搶過
local buyMembersKey  = tostring(KEYS[1])
local memberUid    = tonumber(ARGV[1])
local goodsSurplusKey = tostring(KEYS[2])
local hasBuy = redis.call("sIsMember", buyMembersKey, memberUid)

-- 已經(jīng)搶購過,返回0
if hasBuy ~= 0 then
 return 0
end

-- 準備搶購
goodsSurplus = redis.call("GET", goodsSurplusKey)
if goodsSurplus == false then
 return 0
end

-- 沒有剩余可搶購物品
goodsSurplus = tonumber(goodsSurplus)
if goodsSurplus = 0 then
 return 0
end

flag = redis.call("SADD", buyMembersKey, memberUid)
flag = redis.call("DECR", goodsSurplusKey)

return 1

即使不了解 lua,相信你也可以將上面的腳本看個一二,其中--開始的是單行注釋。local用來聲明局部變量,redis lua 腳本中的所有變量都應(yīng)該聲明為local xxx,避免在持久化、復制的時候產(chǎn)生各種問題。KEYSARGV是兩個全局變量,就像 PHP 中的$argc、$argv一樣,腳本執(zhí)行時傳入的參數(shù)會寫入這兩個變量,供我們在腳本中使用。redis.call用來執(zhí)行 redis 現(xiàn)有命令,傳參跟 redis 命令行執(zhí)行時傳入?yún)?shù)順序一致。

另外 redis lua 腳本中用到 lua table 的地方還比較多,這里要注意,lua 腳本中的 table 下標是從 1 開始的,比如KEYS、ARGV,這里跟其他語言不一樣,需要注意。

對于主要使用 PHP 這種弱類型語言開發(fā)同學來說,一定要注意變量的類型,不同類型比較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類似attempt to compare string with number的提示,這個時候使用 lua 的tonumber將字符串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在進行比較即可。比如我們使用GET去獲取一個值,然后跟 0 比較大小,就需要將獲取出來的字符串轉(zhuǎn)換為數(shù)字。

在調(diào)試之前呢,我們先看看效果,將上面的代碼保存到 lua 文件中/path/to/buy.lua,然后運行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即可執(zhí)行腳本,執(zhí)行之后返回-1,因為我們未設(shè)置商品數(shù)量,set goodsSurplus 5之后再次執(zhí)行,效果如下:

➜ ~ redis-cli set goodsSurplus 5
OK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
(integer) 1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
(integer) 0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3
(integer) 1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2
(integer) 1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1
(integer) 1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0
(integer) -1
➜ ~ redis-cli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
(integer) -1

在命令行運行腳本的時候,腳本后面?zhèn)魅氲氖菂?shù),通過 , 分隔為兩組,前面是鍵,后面是值,這兩組分別寫入KEYSARGV。分隔符一定要看清楚了,逗號前后都有空格,漏掉空格會讓腳本解析傳入?yún)?shù)異常。

debug 調(diào)試

上一小節(jié),我們寫了很長一段 redis lua 腳本,怎么調(diào)試呢,有沒有像 GDB 那樣的調(diào)試工具呢,答案是肯定的。redis 從 v3.2.0 開始支持 lua debugger,可以加斷點、print 變量信息、展示正在執(zhí)行的代碼......我們結(jié)合上一小節(jié)的腳本,來詳細說說 redis 中 lua 腳本的調(diào)試。

如何進入調(diào)試模式

執(zhí)行redis-cli --ldb --eval /path/to/buy.lua hadBuyUids goodsSurplus , 5824742984,進入調(diào)試模式,比之前執(zhí)行的時候多了參數(shù)--ldb,這個參數(shù)是開啟 lua dubegger 的意思,這個模式下 redis 會 fork 一個進程進入隔離環(huán)境,不會影響 redis 正常提供服務(wù),但調(diào)試期間,原始 redis 執(zhí)行命令、腳本的結(jié)果也不會體現(xiàn)到 fork 之后的隔離環(huán)境之中。因此呢,還有另外一種調(diào)試模式--ldb-sync-mode,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同步模式,這個模式下,會阻塞 redis 上所有的命令、腳本,直到腳本退出,完全模擬了正式環(huán)境使用時候的情況,使用的時候務(wù)必注意這點。

調(diào)試命令詳解

這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是調(diào)試時候的詳細命令,可以粗略閱讀后跳過,等使用的時候再回來查詢

幫助信息

[h]elp

調(diào)試模式下,輸入h或者help展示調(diào)試模式下的全部可用指令。

流程相關(guān)

[s]tep 、 [n]ext 、 [c]continue

執(zhí)行當前行代碼,并停留在下一行,如下所示

* Stopped at 4, stop reason = step over
-> 4  local buyMembersKey  = tostring(KEYS[1])
lua debugger> n
* Stopped at 5, stop reason = step over
-> 5  local memberUid    = tonumber(ARGV[1])
lua debugger> n
* Stopped at 6, stop reason = step over
-> 6  local goodsSurplusKey = tostring(KEYS[2])
lua debugger> s
* Stopped at 7, stop reason = step over
-> 7  local hasBuy = redis.call("sIsMember", buyMembersKey, memberUid)

continue從當前行開始執(zhí)行代碼直到結(jié)束或者碰到斷點。

展示相關(guān)

[l]list 、 [l]list [line] 、 [l]list [line] [ctx] 、 [w]hole

展示當前行附近的代碼,[line]是重新指定中心行,[ctx]是指定展示中心行周圍幾行代碼。[w]hole是展示所有行代碼

打印相關(guān)

[p]rint 、 [p]rint var>

打印當前所有局部變量,var>是打印指定變量,如下所示:

lua debugger> print
value> goodsSurplus = nil
value> flag = nil
value> buyMembersKey = "hadBuyUids"
value> memberUid = 58247
lua debugger> print buyMembersKey
value> "hadBuyUids"

斷點相關(guān)

[b]reak 、 [b]reak line> 、 [b]reak -line> 、 [b]reak 0

展示斷點、像指定行添加斷點、刪除指定行的斷點、刪除所有斷點

其他命令

[r]edis cmd> 、 [m]axlen [len] 、 [a]bort 、 [e]eval code> 、 [t]race
  • 在調(diào)試其中執(zhí)行 redis 命令
  • 設(shè)置展示內(nèi)容的最大長度,0表示不限制
  • 退出調(diào)試模式,同步模式下(設(shè)置了參數(shù)--ldb-sync-mode)修改會保留。
  • 執(zhí)行一行 lua 代碼。
  • 展示執(zhí)行棧。

詳細說下[m]axlen [len]命令,如下代碼:

local myTable = {}
local count = 0
while count  1000 do
  myTable[count] = count
  count = count + 1
end

return 1

在最后一行打印斷點,執(zhí)行print可以看到,輸出了一長串內(nèi)容,我們執(zhí)行maxlen 10之后,再次執(zhí)行print可以看到打印的內(nèi)容變少了,設(shè)置為maxlen 0之后,再次執(zhí)行可以看到所有的內(nèi)容全部展示了。

詳細說下[t]race命令,代碼如下:

local function func1(num)
 num = num + 1
 return num
end

local function func2(num)
 num = func1(num)
 num = num + 1
 return num
end

func2(123)

執(zhí)行b 2在 func1 中打斷點,然后執(zhí)行c,斷點地方停頓,再次執(zhí)行t,可以到如下信息:

lua debugger> t
In func1:
->#3   return num
From func2:
  7   num = func1(num)
From top level:
  12 func2(123)

請求限流

至此,算是對 redis lua 腳本有了基本的認識,基本語法、調(diào)試也做了了解,接下來就實現(xiàn)一個請求限流器。流程和代碼如下:

--[[
 傳入?yún)?shù):
 業(yè)務(wù)標識
 ip
 限制時間
 限制時間內(nèi)的訪問次數(shù)
]]--
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
local ip      = tostring(KEYS[2])
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
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

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

local times   = redis.call("GET", identify)

--[[
 獲取已經(jīng)記錄的時間
 獲取到繼續(xù)判斷是否超過限制
 超過限制返回0
 否則加1,返回1
]]--
if times ~= false then
 times = tonumber(times)
 if times >= limitTimes then
  return 0
 else
  redis.call("INCR", identify)
  return 1
 end
end

-- 不存在的話,設(shè)置為1并設(shè)置過期時間
local flag = redis.call("SETEX", identify, expireSeconds, 1)

return 1

將上面的 lua 腳本保存到/path/to/limit.lua,執(zhí)行redis-cli --eval /path/to/limit.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表示 limit_vgroup 這個業(yè)務(wù),192.168.1.1 這個 ip 每 10 秒鐘限制訪問三次。

好了,至此,一個請求限流功能就完成了,連續(xù)執(zhí)行三次之后上面的程序會返回 0,過 10 秒鐘在執(zhí)行,又可以返回 1,這樣便達到了限流的目的。

有同學可能會說了,這個請求限流功能還有值得優(yōu)化的地方,如果連續(xù)的兩個計數(shù)周期,第一個周期的最后請求 3 次,接著馬上到第二個周期了,又可以請求了,這個地方如何優(yōu)化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請求限流優(yōu)化

上面的計數(shù)器法簡單粗暴,但是存在臨界點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引入類似滑動窗口的概念,讓統(tǒng)計次數(shù)的周期是連續(xù)的,可以很好的解決臨界點的問題,滑動窗口原理如下圖所示:

建立一個 redis list 結(jié)構(gòu),其長度等價于訪問次數(shù),每次請求時,判斷 list 結(jié)構(gòu)長度是否超過限制次數(shù),未超過的話,直接加到隊首返回成功,否則,判斷隊尾一條數(shù)據(jù)是否已經(jīng)超過限制時間,未超過直接返回失敗,超過刪除隊尾元素,將此次請求時間插入隊首,返回成功。

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
local ip      = tostring(KEYS[2])
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
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
-- 傳入額外參數(shù),請求時間戳
local timestamp   = tonumber(ARGV[3])
local lastTimestamp

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
local times   = redis.call("LLEN", identify)
if times  limitTimes then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end

lastTimestamp = redis.call("LRANGE", identify, 0, 0)
lastTimestamp = tonumber(lastTimestamp[1])

if lastTimestamp + expireSeconds >= timestamp then
 return 0
end

redis.call("LPOP", identify)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上面的 lua 腳本保存到/path/to/limit_fun.lua,執(zhí)行redis-cli --eval /path/to/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 1548660999即可。

最開始,我想著把時間戳計算redis.call("TIME")也放入 redis lua 腳本中,后來發(fā)現(xiàn)使用的時候 redis 會報錯,這是因為 redis 默認情況復制 lua 腳本到備機和持久化中,如果腳本是一個非純函數(shù)(pure function),備庫中執(zhí)行的時候或者宕機恢復的時候可能產(chǎn)生不一致的情況,這里可以類比 mysql 中基于 SQL 語句的復制模式。redis 在 3.2 版本中加入了redis.replicate_commands函數(shù)來解決這個問題,在腳本第一行執(zhí)行這個函數(shù),redis 會將修改數(shù)據(jù)的命令收集起來,然后用MULTI/EXEC包裹起來,這種方式稱為script effects replication,這個類似于 mysql 中的基于行的復制模式,將非純函數(shù)的值計算出來,用來持久化和主從復制。我們這里將變動參數(shù)提到調(diào)用方這里,調(diào)用者傳入時間戳來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redis 從版本 5 開始,默認支持script effects replication,不需要在第一行調(diào)用開啟函數(shù)了。如果是耗時計算,這樣當然很好,同步、恢復的時候只需要計算一次后邊就不用計算了,但是如果是一個循環(huán)生成的數(shù)據(jù),可能在同步的時候會浪費更多的帶寬,沒有腳本來的更直接,但這種情況應(yīng)該比較少。

至此,腳本優(yōu)化完成了,但我又想到一個問題,我們的環(huán)境是單機環(huán)境,如果是分布式環(huán)境的話,腳本怎么執(zhí)行、何處理呢,接下來一節(jié),我們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集群環(huán)境中 lua 處理

redis 集群中,會將鍵分配的不同的槽位上,然后分配到對應(yīng)的機器上,當操作的鍵為一個的時候,自然沒問題,但如果操作的鍵為多個的時候,集群如何知道這個操作落到那個機器呢?比如簡單的mget命令,mget test1 test2 test3,還有我們上面執(zhí)行腳本時候傳入多個參數(shù),帶著這個問題我們繼續(xù)。

首先用 docker 啟動一個 redis 集群,docker pull grokzen/redis-cluster,拉取這個鏡像,然后執(zhí)行docker run -p 7000:7000 -p 7001:7001 -p 7002:7002 -p 7003:7003 -p 7004:7004 -p 7005:7005 --name redis-cluster-script -e "IP=0.0.0.0" grokzen/redis-cluster啟動這個容器,這個容器啟動了一個 redis 集群,3 主 3 從。

我們從任意一個節(jié)點進入集群,比如redis-cli -c -p 7003,進入后執(zhí)行cluster nodes可以看到集群的信息,我們鏈接的是從庫,執(zhí)行set lua fun,有同學可能會問了,從庫也可以執(zhí)行寫嗎,沒問題的,集群會計算出 lua 這個鍵屬于哪個槽位,然后定向到對應(yīng)的主庫。

執(zhí)行mset lua fascinating redis powerful,可以看到集群反回了錯誤信息,告訴我們本次請求的鍵沒有落到同一個槽位上

(error) CROSSSLOT Keys in request don't hash to the same slot

同樣,還是上面的 lua 腳本,我們加上集群端口號,執(zhí)行redis-cli -p 7000 --eval /tmp/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 192.168.1.19 , 10 3 1548660999,一樣返回上面的錯誤。

針對這個問題,redis官方為我們提供了hash tag這個方法來解決,什么意思呢,我們?nèi)℃I中的一段來計算 hash,計算落入那個槽中,這樣同一個功能不同的 key 就可以落入同一個槽位了,hash tag 是通過{}這對括號括起來的字符串,比如上面的,我們改為mset lua{yes} fascinating redis{yes} powerful,就可以執(zhí)行成功了,我這里 mset 這個操作落到了 7002 端口的機器。

同理,我們對傳入腳本的鍵名做 hash tag 處理就可以了,這里要注意不僅傳入鍵名要有相同的 hash tag,里面實際操作的 key 也要有相同的 hash tag,不然會報錯Lua script attempted to access a non local key in a cluster node,什么意思呢,就拿我們上面的例子來說,執(zhí)行的時候如下所示,可以看到 , 前面的兩個鍵都加了 hash tag —— yes,這樣沒問題,因為腳本里面只是用了一個拼接的 key —— limit_vgroup{yes}_192.168.1.19{yes}

redis-cli -c -p 7000 --eval /tmp/limit_fun.lua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 1548660999

如果我們在腳本里面加上redis.call("GET", "yesyes")(別讓這個鍵跟我們拼接的鍵落在一個solt),可以看到就報了上面的錯誤,所以在執(zhí)行腳本的時候,只要傳入?yún)?shù)鍵、腳本里面執(zhí)行 redis 命令時候的鍵有相同的 hash tag 即可。

另外,這里有個 hash tag 規(guī)則:

鍵中包含{字符;建中包含{字符,并在{字符右邊;并且{,}之間有至少一個字符,之間的字符就用來做鍵的 hash tag。

所以,鍵limit_vgroup{yes}_192.168.1.19{yes}的 hash tag 是 yesfoo{}{bar}鍵的 hash tag就是它本身。foo{{bar}}鍵的 hash tag 是 {bar

使用 golang 連接使用 redis

這里我們使用 golang 實例展示下,通過ForEachMaster將 lua 腳本緩存到集群中的每個 node,并保存返回的 sha 值,以后通過 evalsha 去執(zhí)行代碼。

package main

import (
  "github.com/go-redis/redis"
  "fmt"
)

func createScript() *redis.Script {
  script := redis.NewScript(`
    local busIdentify  = tostring(KEYS[1])
    local ip      = tostring(KEYS[2])
    local expireSeconds = tonumber(ARGV[1])
    local limitTimes  = tonumber(ARGV[2])
    -- 傳入額外參數(shù),請求時間戳
    local timestamp   = tonumber(ARGV[3])
    local lastTimestamp

    local identify = busIdentify .. "_" .. ip
    local times   = redis.call("LLEN", identify)
    if times  limitTimes then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end

    lastTimestamp = redis.call("LRANGE", identify, 0, 0)
    lastTimestamp = tonumber(lastTimestamp[1])

    if lastTimestamp + expireSeconds >= timestamp then
     return 0
    end

    redis.call("LPOP", identify)
    redis.call("RPUSH", identify, timestamp)

    return 1    
  `)

  return script
}

func scriptCacheToCluster(c *redis.ClusterClient) string {
  script := createScript()
  var ret string

  c.ForEachMaster(func(m *redis.Client) error {
    if result, err := script.Load(m).Result(); err != nil {
      panic("緩存腳本到主節(jié)點失敗")
    } else {
      ret = result
    }
    return nil
  })

  return ret

}

func main() {
  redisdb := redis.NewClusterClient(redis.ClusterOptions{
    Addrs: []string{
      ":7000",
      ":7001",
      ":7002",
      ":7003",
      ":7004",
      ":7005",
    },
  })
  // 將腳本緩存到所有節(jié)點,執(zhí)行一次拿到結(jié)果即可
  sha := scriptCacheToCluster(redisdb)

  // 執(zhí)行緩存腳本
  ret := redisdb.EvalSha(sha, []string{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1548660999)

  if result, err := ret.Result(); err != nil {
    fmt.Println("發(fā)生異常,返回值:", err.Error())
  } else {
    fmt.Println("返回值:", result)
  }

 // 示例錯誤情況,sha 值不存在
  ret1 := redisdb.EvalSha(sha + "error", []string{
    "limit_vgroup{yes}",
    "192.168.1.19{yes}",
  }, 10, 3,1548660999)

  if result, err := ret1.Result(); err != nil {
    fmt.Println("發(fā)生異常,返回值:", err.Error())
  } else {
    fmt.Println("返回值:", result)
  }
}

執(zhí)行上面的代碼,返回值如下:

返回值: 0
發(fā)生異常,返回值: NOSCRIPT No matching script. Please use EVAL.

好了,目前為止,相信你對 redis lua 腳本已經(jīng)有了很好的了解,可以實現(xiàn)一些自己想要的功能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希望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腳本之家。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 詳解利用redis + lua解決搶紅包高并發(fā)的問題
  • 簡介Lua腳本與Redis數(shù)據(jù)庫的結(jié)合使用
  • Redis執(zhí)行Lua腳本的好處與示例代碼
  • redis中如何使用lua腳本讓你的靈活性提高5個逼格詳解
  • 利用Lua定制Redis命令的方法詳解
  • Redis如何使用lua腳本實例教程
  • Nginx利用Lua+Redis實現(xiàn)動態(tài)封禁IP的方法
  • Redis和Lua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小問題
  • 通過redis的腳本lua如何實現(xiàn)搶紅包功能

標簽:畢節(jié) 伊春 泰州 河源 拉薩 定州 甘南 南寧

巨人網(wǎng)絡(luò)通訊聲明:本文標題《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應(yīng)用和實踐》,本文關(guān)鍵詞  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如發(fā)現(xiàn)本文內(nèi)容存在版權(quán)問題,煩請?zhí)峁┫嚓P(guān)信息告之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本站內(nèi)容系統(tǒng)采集于網(wǎng)絡(luò),涉及言論、版權(quán)與本站無關(guān)。
  • 相關(guān)文章
  • 下面列出與本文章《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應(yīng)用和實踐》相關(guān)的同類信息!
  • 本頁收集關(guān)于詳解Redis中Lua腳本的應(yīng)用和實踐的相關(guān)信息資訊供網(wǎng)民參考!
  •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