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斯坦說,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這句話幾乎會讓我們面臨評價城市時無從下手的尷尬。雖然傳統(tǒng)書店仍然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象征,但它們在數字化時代的保留愈發(fā)艱難。隨著用戶時間被切割得碎片化甚至粉塵化,紙質書被大部分人拋棄,而移動閱讀又一步一步呈現出“伴侶圈化”的癥候,淺層次、娛樂化成為當下知識獲取的標簽。
也正是在這樣的配景下,知識掮客們登場了,去年也被之為內容付費元年。分答、得到、音頻平臺(喜馬拉雅FM和蜻蜓FM)等都舉起了內容付費大旗。本年,一塊聽聽、豆瓣時間等也登場了,他們都希望搭上內容付費這趟變現快車。
實際上,現在以音頻為主流形式的內容獲取更像是“聽書”,并且是聽“二手書”,也就是花錢買如羅振宇那樣的掮客所提供的知識轉述辦事。其實,內容付費更早是表現在我們花錢買書,然后是在移動閱讀應用上買電子書。
移動閱讀的發(fā)展歷史遠比“得到們”要悠久,掌閱IReader、QQ閱讀、書旗小說、咪咕閱讀、網易云閱讀等是其中的代表。和知識付費里的二手信息比擬,看書還是更能輔助每一個人構建本身的知識體系。
2014 年,亞馬遜在美國推出 Kindle Unlimited 辦事,用戶可以付費包月或包年訂閱亞馬遜上開放出來的書籍,這項辦事的中國版去年上線了。憑借紅鉆黃鉆等成功經驗,QQ閱讀也推出了包月書庫。本年 3 月,網易出爐了網易蝸牛讀書,其抓住的是“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的切入口,變“購買內容”為“購買書籍的擁有時間”。
KindleUnlimited、QQ閱讀的包月書庫、網易蝸牛讀書依然是賣書賣辦事,但區(qū)別于前述內容付費,這三者主打的是周期性購買辦事的模式。比擬之下,網易蝸牛讀書首創(chuàng)的最小刻度的時間付費模式,以及“每天免費讀書一小時”比包月包年更為細分。以下主要以其為研究對象,探討時間付費解決的痛點,以及和內容付費比擬,所擁有的優(yōu)劣勢。
時間付費的素質
內容付費模式已經有太多討論,這里暫且先著重聊一聊時間付費。
把時間當做伴侶,這個概念最初是李笑來提出來的,經羅胖提煉作為跨年演講主題后得到廣泛傳播。羅胖在去年年末的演講里提到,時間才是真正的戰(zhàn)場,在辦事、娛樂、旅游等領域里,空間不再起作用,時間釀成了唯一剛性的資源。后來,羅胖在一期節(jié)目中又將這個看法簡化為一個新概念“國民總時間”。某種程度來說,互聯(lián)網行業(yè)的戰(zhàn)爭就是國民總時間的爭奪。
這讓我想起電影《時間規(guī)劃局》:未來人類可以隨心所欲操控時間,改寫年齡。人類社會拋棄了以往的貨幣,改用時間作為貨幣流通,擁有時間最長的人壽命最長。電影里有一個情節(jié),窮人因為缺少時間,會在路上奔跑,而富人走得很慢。這是電影藝術和我們開的腦洞,但并不妨事礙時間辦理成為每一個人的終身命題。
回到前述所說的“時間付費”,從素質上看,這種運營模式其實回歸到了線下的圖書館運營機制。只是因為是移動閱讀的電子書,所以操作起來更加靈活。
類比圖書館,包月或者包年的時間付費很容易理解。做這塊賺到錢的是運營商,好比有移動閱讀基地優(yōu)勢的咪咕閱讀,依靠閱讀包綁縛扣費營收,不過還主要靠的是網文,亞馬遜京東當當掌閱等做純出版物包月的產品,效果并不顯著。
因此網易想從閱讀市場實現對國民總時間的爭奪,除了以最小刻度的時間付費模式之外,一定要有更尖銳的策略,好比用“每天免費一小時”打開局面。
極光大數據 iAPP平臺 2017 年前兩個月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目前占據市場份額最多的幾款主流移動閱讀平臺,包孕 QQ閱讀和掌閱等,每天的平均使用時長都沒有超過 1 小時。在使用時長上占據明顯優(yōu)勢的QQ閱讀,每日的平均使用平均時長是 51 分鐘,隨后的掌閱是31 分鐘。
所以,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每天一小時的閱讀時間綽綽有余,花錢再去讀書有可能只占到小部分。從商業(yè)化角度來說,網易蝸牛讀書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讓用戶愿意在一小時外買單。不過,網易在內容產品的一貫邏輯都是先打磨內容和社區(qū)自己,有了人流量和粘性后才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這在網易云音樂、網易云課堂等,包孕冷啟動的網易美學身上都能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