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 日,柯林斯詞典發(fā)布了 2017 年度熱詞榜單,“假新聞”(Fake news)榮登榜首。詞典編輯者體現(xiàn),自 2016 年以來,“假新聞”一詞的使用率增加了365%。
其他年度高頻使用詞匯還有:回音室效應(Echo chamber)、零工經濟(Gig economy)、獨角獸(Unicorn)、性別流動(Gender-fluid)、抱抱季(Cuffing season)。
柯林斯詞典在各類媒介上調查了 45 億詞匯,發(fā)現(xiàn)這些詞在 2017 年的使用頻率有了顯著的增長。他們“不評價,只研究和記錄”,但這些熱詞從無數(shù)信息中脫穎而出的背后,一定是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文化因素。
再大的數(shù)據(jù),也大不過“人”自己的力量。
假新聞| 圖片來源,
2016 年,《牛津詞典》評出的年度熱詞是后本相(post-truth),“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較陳述客不雅觀事實更能影響輿論的情況”。
彼時網(wǎng)絡上最火的反轉案例是《羅一笑,你給我站住》刷屏,后被指營銷炒作。時至今日,操控公眾情緒似乎越來越容易,“自媒體新聞”的準入門檻已經從公眾號文章降格為聊天記錄和伴侶圈截圖。
8 月,小伴侶畫作公益H5 刷屏之后不久,“陰謀論”開始浮現(xiàn),許多人開始恐慌、懷疑、聲討。
10 月,一張來源不明的聊天記錄截圖又成了爆炸新聞,宣稱彭于晏和張磊出柜。兩個主角,前者已經八無可八,于是一向低調的張磊變身主角,催生了若干爆文。
這兩個案例結果還算圓滿,當事人辟謠后輿論平息,但更多的新聞經歷反轉、甚至再反轉之后,最終成為羅生門。
就算你已經忘了年初的《就算老公一分錢股份都沒拿到……》,但比來的“賽龍突死之謎”你必然記得。
這是一個事實不足、不雅觀點過剩的時代。人人都能表達,但到底事實是什么,似乎對大家來說并不重要。
終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聞一旦成了舊聞,誰還去管他?
本相?互聯(lián)網(wǎng)上,不存在的。
回音室效應| 圖片來源,
“假新聞”成為年度熱詞,特朗普立了不小的功。自本年 1 月就職以來,他一直斥責美國主流媒體散播針對他的假新聞。上任的前 6 個月,他在twitter上一共發(fā)了 991 條推文,其中 82 條用來駁斥“假新聞”或批評媒體。
美國總統(tǒng)一直是假新聞的中心。 2016 年美國大選期間,F(xiàn)acebook就曾把“教皇支持特朗普”、“奧巴馬不在美國出生”等假新聞置頂,并向用戶推送,F(xiàn)acebook因此備受詬病。
但其后扎克伯格亮相:Facebook是一家技術公司,并非媒體,不像傳統(tǒng)的新聞媒體那樣,有編纂策劃內容、檢查準確性,而是讓工程師編寫算法,按照用戶的歷史偏好選擇新聞。
這么干的還有今日頭條,以及在今日頭條成為超級獨角獸之后對個性化保舉閱讀趨之若鶩的眾多產品。
“你關注的,才是頭條”,他們深諳人性弱點,不停降低信息接收的心里門檻,讓你在信息海洋里舒適地遨游——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暗合你的價值不雅觀,日理萬機的你感到這個世界如此令人滿意,不禁頻頻點頭。
你只看到你喜歡的,,你只喜歡你看到的……個性化保舉閱讀造成的回音室效應,會讓人在不知不覺間畫地為牢。算法幫你過濾掉了異議,內容不再能夠開拓視野,反而只是不停印證你的已有不雅觀點。
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胡泳這樣描述“回音室效應”——
在自我意識減少的同時,你也就掉進了互聯(lián)網(wǎng)最具誘惑力的幻象之中:在特別營造的小天地之中得到虛假的保證,仿佛與本身的信念相抵觸的事實全都不再存在。
但那些你并不關心的、甚至讓你厭惡的,也許才是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