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上所述,這些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從分類學角度對品牌科學或科目本身進行的一種反思。這一方面意味著理智上的本能:從混沌逐漸走向有序;另一方面又反映出品牌科學自身發(fā)展的邏輯:從幼稚逐漸走向成熟。但事實上,關于品牌科學的分類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來說至今都還很膚淺,甚至具有隨意性。就論題本身而言,要達到的直接目標是提供一個較合理的分類框架。然而,構建一個分類框架,究竟需要的是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進行著各種分類,這是紛繁復雜的世界要求人們做出的選擇。同時,分類也是科學研究中的一項重要工作,一些學科本身就是分類學。但無論哪一種分類,當用“奧卡姆(William of Occam)剃刀”刮掉關于分類的種種內容與現(xiàn)象時,可得到分類的內核便在于某種尺度,或者說一定標準,該標準將保證分類的順利進行,并達到條理化、清晰化的目的(瞿葆奎、唐瑩,1997)??梢?,品牌科學分類首先要解決的是這樣一組邏輯性問題:依據怎樣的標準進行分類?標準從何而來?它是任意給定的嗎?如果對一個事物可以從多種角度給出多種分類標準.這是不是主觀隨意性的表現(xiàn)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