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7 日,網易新聞頒布頒發(fā)獨家簽約法國國家隊,成為其中國獨家網絡媒體合作伙伴,享有法國隊球員的集體肖像權、法國隊的獨家視頻、采訪、探營權益、世界杯前和世界杯期間的跟隊報道權益、球隊世界杯大本營獨立演播間。
距離俄羅斯世界杯開賽還有大半年的時間,無論是傳統門戶們,還是懂球帝、直播吧、虎撲這些積極后來者們,似乎都還沒有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
不少人將這次網易新聞的“重金引援”看做是“提前熱身”,目的是為了適應劇烈運動的節(jié)奏,自己并沒有太多值得關注的點。
然而,正是這樣的“引援”策略,揭開了那些準備分割“世界杯流量”的參賽者們最尷尬的痛點:
1、垂直類App有氛圍、有調性,但所能做到的也僅僅是社區(qū)運營和內容分發(fā)——沒有第一手資料,甚至沒有專業(yè)的采編團隊,內容產出只能依靠資料整理、外網翻譯和按照資料的二次創(chuàng)作。在需求時效性、視角獨特性的世界杯期間,這種缺失會放大成為阻礙發(fā)展的硬傷;
2、有足夠流量的分發(fā)平臺卻沒有措施進行深耕:一方面用戶下載、打開應用的行為出發(fā)點只是為了獲取信息,并不是足球自己;另一方面,用戶所見足球相關信息也往往來自于算法保舉等被動接觸。因此即便有主不雅觀的運營鞭策,內容也只能停留在哪個球星最帥、誰進球最多、誰家球迷更標致的大眾閱讀門檻之前。
所以簽約法國隊并不是網易新聞的一次簡單“熱身”,在這背后,一場關于流量分割、內容分發(fā)、調性鋪設的世界杯內容大戰(zhàn)已經悄然開始,而我們也可以通過這些布局對即將到來的混戰(zhàn)進行一次建設性的戰(zhàn)術前瞻。
流量爭奪戰(zhàn)
體育領域里兩大世界性盛會:奧運會和世界杯。
不過在 2016 年里約亂象后,奧運會也釀成了“誰接誰血虧”燙手山芋,甚至出現了 2024 年和 2028 年兩屆奧運會由洛杉磯和巴黎協商先后承辦的“新鮮事”,完全沒有了 2001 年北京申奧時的那種緊張熱血的氣氛。
所以素質上屬于興趣閱讀產品的體育內容創(chuàng)業(yè)者們,一定不會錯過四年一度的難得“流量紅利期”——小眾文化圈總會有逆襲到大眾輿論中心的那天,但也可以是產品周期里一期一會的生死之戰(zhàn)。
數據也很能說明駕馭機會的重要性:按照 2014 年世界杯熱點調研數據顯示, 64 場角逐過后在微博上產生的討論量達到 10 億條,64.3%的網民首選網絡媒體了解世界杯相關資訊,遠高于21.4%首選電視的網民比例,網絡資訊平臺已經成為網民了解世界杯相關信息的首選媒體。
從媒介進化的角度審視,互聯網產品超越傳統傳播工具的現象是一種一定趨勢,其天生的互動性、便捷性、多元性更符合足球角逐需求時效、互動場景的需求。
(圖)新華網數據統計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廣義上在世界杯傳播上的勝利,也讓分割世界杯流量不再是內容平臺的專屬訴求,許多泛體育、泛內容的產品也會試著沾光,人們會想盡各種措施針對性利用。大體上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
1、垂直類內容的氛圍鋪設
以某球帝、某播吧、某撲為代表的足球垂直領域產品,在世界杯期間會試圖充分發(fā)揮社區(qū)氛圍、內容沉淀優(yōu)勢,例如上線大量的世界杯專題文章、盤點經典故事,針對垂直受眾開發(fā)競猜、模擬博彩類的交互小游戲,保證世界杯期間有足夠的氛圍刺激用戶活躍度;
2、泛體育類產品的雨露均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