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位置 : 首頁 電商百科 促銷只會降價?這才是營銷精髓……
降到促銷,很多商家第一時間都會打折、降價。根據(jù)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越往下,需求所對應的利益就越“實在”(比如金錢和食物);越往上就越“虛”(比如精神追求)。
大家之所以習慣用“降價”的方式促進銷售,就是因為我們都認為別人會更關心一些“實實在在”的利益,比如“省下裝修費”和“商品打折”。而很多時候降價不起作用,就是因為忽視了其他方面的“利益”和“成本”。
所以價格戰(zhàn)在提升店鋪銷量上并不是一勞永逸,因為很多時候消費者關注的不僅僅是產(chǎn)品價格。那么除了價格戰(zhàn)這實實在在的福利之外,還有其他什么營銷方法呢?
1.降低“形象成本”
有時候,人們不愿購買你的產(chǎn)品,并不是因為不接受你的價格,而是擔心自己購買這款產(chǎn)品會有損自己的形象。
2.增加“形象利益”
有時候,人們不愿購買你的產(chǎn)品,可能是因為你沒有幫消費者突出他們自己的正面形象。而有些產(chǎn)品,尤其是送人的禮品,消費者之所以要購買它,就是希望通過它向別人表達自己的形象。
比如roseonly,它就是主打“一生只愛一人”的概念,并以此提升消費者在送花對象心目中的形象——我買roseonly,說明我只會愛你一個人。
3.降低“心理成本”
有時候,人們不愿使用你的產(chǎn)品,可能是因為他們擔心使用產(chǎn)品后會增加自己的心理負擔。
雖然大家都清楚,每次促銷就是打著“降價促銷”的旗號讓人們買買買,但它在宣傳上并不會一味的說“降降降,買買買”,因為這樣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負面的心理體驗——買這么多東西,我是不是太敗家了。
4.增加“心理利益”
有時候,產(chǎn)品的利益點很難體現(xiàn)出來,消費者自然不愿購買。比如保險產(chǎn)品,你花一大筆錢,最后換來的只不過是一紙保單,至于它承諾的各種收益,可能要等很久才體會得到。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提升產(chǎn)品的“心理利益”。
5.降低“決策成本”
傳統(tǒng)的商家都認為商品越多越好,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因為“做決策”(或者“做選擇”)這件事真的非常痛苦。在選擇過多的情況下,人們會因為前期耗費大量精力做選擇,就直接放棄做決策了。
6.增加“健康利益”
大家應該看過美團外賣的一則視頻廣告。
一般外賣平臺的廣告都是在宣傳其“服務利益”(專人配送)或“經(jīng)濟利益”(折扣),但美團這個廣告是真正戳中了大部分消費者的痛點——外出就餐會被曬黑。
其實這就是在強調(diào)產(chǎn)品能帶來的“健康利益”。對那些成天坐在空調(diào)房里的人來說,“避免被曬黑”可能比“節(jié)約5塊錢”更有吸引力吧。
本文來源:億邦動力網(wǎng)
上一篇: 上一篇:別忘了!除了閑置還可以將網(wǎng)店出售
下一篇: 下一篇:淘寶促銷沒做好,真的不如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