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作者:巨人電商

微商真的是電商和傳統(tǒng)門店的終結者嗎?

POST TIME:2020-10-24

在這個時代如果你向說創(chuàng)業(yè)開個店,冷不丁是會被人笑話的:傳統(tǒng)店和電商早就OUT了,現在是微商的天下!于是群又一群人棄店面棄電商殺入到微商的陣營中。滿以為這樣就與時俱進了,可低頭拉一陣車,抬頭看看路并不平坦。

其實不管是傳統(tǒng)店也好、電商微商也罷,總是各自有各自的優(yōu)劣的。

傳統(tǒng)實體店在用戶獲取方面有一個先天劣勢,和一個先天優(yōu)勢。先天劣勢方面是它受到了地域和空間方面的限制,導致了它只能獲取到方圓一定范圍內的生意,店鋪的空間又限制了他的服務人數。

而對于電商和微商來說,則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它們可以將市場放眼到全國,只要網線不斷,就可以不斷的接受客戶的資詢,并為他們提供服務。最夸張的一個說法是電商一個客服可以同時和幾十個客人實時聊天,這在傳統(tǒng)店鋪來說完全是不可能的。

而傳統(tǒng)店鋪的先天優(yōu)勢則是天然的人流基礎,只要推開門就一定會有生意,只是一個多寡的問題。一般的普通店鋪,靠著先天地理位置和后期的人緣服務為基礎去經營,一般的業(yè)主其實完全沒有營銷的概念。

這種做法對于電商和微商來說完全是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對于微商來說,絕對是致命的一擊。對于電商和微商來說,網絡推廣是每日必做的功課。從這點上來說,電商和微商雖然沒有店鋪租金的壓力,但是所有做的繁鎖工作其實更多。

在這點上來說,電商其實比微商幸運一此,因為電商有一個成熟的商業(yè)生態(tài)平臺。一般的電商店主只需要想辦法做好自己的信譽度,然后經常制定一些營銷方案,然后積極參加一些平臺的活動。在產品足夠OK的情況下,通過長期的誠信經營和優(yōu)質的售后服務,是可以做到非常好的。

對于說電商平臺一大半不賺錢這個話題來說,其實這是正常的,線下的實體店鋪其實很多也是不賺錢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一條街上長期去觀察,會發(fā)現轉讓出租的廣告常年都有,一條街每一年街上的店鋪都會換一些。艾瑞克當年聽說搞夜市賺錢,于是進入了夜市,結果進入了才發(fā)現,看似熱鬧的步行街夜市,五千多戶商家,一大半都是不賺錢的,每隔幾個月就會有冤大頭進來。

商業(yè)的本質本來就是一群賠錢的人陪著少數幾個賺錢的人玩的游戲。

微商沒有一個先天的平臺去刷信譽或者參加平臺活動,那么想要有生意,一切都需要靠自己來做。這種先天的劣勢逼著微商變成了社群電商,一個成功的微商必須將自己打造成為一個自媒體。也就是說微商必須將自己打造成為公眾人物,至少是小范圍內的公眾人物,否則你一定賺不到錢的。

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比一下成名就知道,微商其實就是要求你一定要成名,或者成小名。在沒有信譽可查,沒有擔保平臺的情況下,讓用戶長期成為你的客戶,需要很強大的信任,這種信任獲取決不是靠聽幾次微商營銷課程就能學來的。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電商一定是實體店的死對頭,微商一定是電商的顛覆者,這其實都是站不住腳的理論。電商對于實體產業(yè)會有一定的沖擊,但是并沒有傳說中那么夸張。很多行業(yè)的沒落其實是行業(yè)自身的問題,是不求思變安守現狀和市場競爭激烈的必然結果。

實體店、電商和微商并不是水火不融的那么涇渭分明,他們各有自己的優(yōu)缺點,所服務的對象也是不同的,所以談不上誰顛覆誰,誰終結誰。而且事實上,很多實體店同時也在做電商和微商,做電商的也在同時做微商。無論是實體店、電商還是微商,都不過是商業(yè)形態(tài)中的一個渠道而已,是可以并行融合的。

而當年的電商現象和現在的微商現象,本質上是市場飽合之后,在激烈的競爭下的一次集體逃離,是草根創(chuàng)業(yè)者對于未來方向的一次嘗試。無論是哪種渠道創(chuàng)業(yè),成功是需要靠不斷的點滴去積累,沒有任何一種商業(yè)模型可以讓你在短短幾個月時間內咸魚翻身,所有的都需要你有一定的社會資源和能力才能做的成功。